封面评论“大数据杀熟”故态复萌,维护消费者权益必须平衡算法优势
2024-05-12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□蒋璟璟

“大数据”尽管仍算新兴产业,但是“大数据杀熟”却似乎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。数年前,关于大数据杀熟,曾引发了全网热议,一顿口诛笔伐后,被推至风口浪尖的几家大平台自知理亏,之后允诺整改。但从当下的情况看,颇有故态复萌之势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,一系列旨在约束大数据杀熟的法律法规也陆续出台。比如说,《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》就明确,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,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、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,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。此外,在地方立法层面,也频频出招,进一步强调“不得通过数据分析,无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实施差别待遇。”可是,这些一般性的禁止性条款,还是太过笼统,其并未能就平台规范数据运用,产生强力的、具体化的约束。
从最近密集爆出的几起案例看,大平台的“大数据杀熟”,并非孤例。在订机票、订酒店等不同的消费场景下,都被发现了有相关情况……如此这般,可算是典型的故技重施了。此前早就有专业机构归纳了大数据杀熟的几大主流做法。比如说,新老用户打折优惠信息不同;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;老用户比新用户价格高;默认勾选之前购买过的产品;不消费时送优惠券,消费时却没有——毫无新意的套路满满,如顽疾一般。
尽管立法端不断发力,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企业因为“大数据杀熟”被处罚的案例确实少之又少。甚至,由之引发的民事诉讼案例都极为有限。这显然与大数据杀熟行为本身的界定难、取证难有关。为此破局,当然不能寄希望于消费者零敲碎打的“测试”“比较”和“抗争”,而必须从底层规则架构层面,提供更高效的一键甄别和便捷式反馈维权通道。以制度的改善来平衡企业的算法优势,这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。

猜你喜欢

一天发起四项反制,中方祭出75年来新措施,不到24小时,加方认怂


调查:分析师连续第四月下调油价预估 因经济前景黯淡


年报抢先看 10家公司净利预增超10倍,旅游股丽江股份、三峡旅游拔得“预增榜”头筹


前列腺增生真实发病率是多少?什么指标表明我有问题该重视了?


中国石化(600028)9月5日主力资金净买入256973万元


#极狐自燃事件#7月25日,极狐汽车发布关于杭州车辆“过火”事件的说


长三角经济半年报出炉:GDP总量破15万亿元,江苏增速居首


韩先楚被批判,71年状况才好转,严令下级:福州军区不准打击报复


2021年5月18日人民币NDF远期合约


湘西地区开出今年首趟铁路定制返岗专列


4月1日基金净值:中航瑞晨87个月定开债A最新净值10253


公告速递:鑫元安鑫宝基金调整大额申购(转换转入、定期定额投资)业务限额


美经济再传危险信号 运用芝商所美债期货构建对冲策略


4月14日亚市更新支撑阻力:18品种支撑阻力(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)


爱奇艺订阅会员总数为1017亿 较去年同期下降


2021年6月9日人民币中间价列表


4月30日新乳转债上涨113%,转股溢价率3765%


润和软件:4月30日获融资买入354亿元,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179%


2021年3月百度App月活达558亿 每日登录用户超75%


阳光财险重庆分公司:护航“三农”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
